明報 <唔使睇醫生> 訪問吳志豪醫生
香港約有 6% 的人患有「腸易激綜合症」(Irritable Bowel Syndrome),當中女性比例較多。腸易激綜合症屬於慢性疾病;目前為止,沒有藥物可以完全根治。雖說不是嚴重或危險疾病,但它的徵狀可以影響日常生活,病人不應忽視。
這個星期《唔使睇醫生》請了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吳志豪,講解一下這個病症。
吳醫生指出,腸易激綜合症是功能性疾病;換句話說, 病人腸道結構正常,但會重複出現病徵,包括:肚痛、肚脹、腹部不適、大便習慣改變(大便次數增多或減少、大便質地過硬或稀爛)等。他補充,「重複」發作的意思是一個月最少 3、 4 次。如果 1 年只有 1、2 次,不算患上此病。
腸易激綜合症成因未明,可能因為壓力或者腸胃敏感所致。診症方面,它並沒有特定檢查或測試;主要透過病歷和醫生臨床判斷。我想強調,由於它的徵狀跟其他病症(如:慢性腸炎、腸癌等)十分相似,病人不應自行診斷。如有懷疑,醫生是會作出適當檢查(如:抽血、驗大便、大腸鏡、電腦掃描等),排除嚴重疾病。
病人經常腸胃不適,可能造成生活不便,影響家庭、工作,甚至出現情緒困擾。目前為止,雖然沒有藥物可以治癒,但是醫生可以協助紓緩病徵。除了處方藥物(如:止痛、抗抽搐等), 醫生也會指導病人小心飲食。根據研究顯示,避免進食一些高發酵性的碳水化合物或高濃度果糖的食物,可能有些幫助。
最後,再次提醒大家,腸易激綜合症屬於慢性疾病,可以出現共存病症(如:痔瘡)。任何時候,如有懷疑、轉變或者出現新的徵狀(如:發燒、大便帶有黏液、大便有血、體重下降等),宜立即前往醫生求診。
(資料來源:明報 健康版《唔使睇醫生》;24-09-2018)
留言
張貼留言